0%

之前承诺了团队,在3-4月份要给出完整的运营规划,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找到了第一个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尝试试运行一下。

具体工作如下:

  1. 以每天为周期对我们日常中遇到的客户的需求、问题收集起来
  2. 每天对所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3. 对客户的需求、问题,与产品经理讨论逐渐涉入产品设计领域
  4. 每天下午18:00开始总结与分享,同时欢迎我们整个部门的所有人共同参与,共同讨论
  5. 所有的需求录入到禅道中进行跟踪与管理,同时推进执行

以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可以探索出个人技能上成长的新模式,同时尝试在运营部建立向产品经理转岗的通路。


延伸阅读


题图: via 产品运营之道:着重内容建设

不论是为市值千亿的大公司制定战略,还是做出影响大众、让人口口相传的广告文案,还是在欧冠赛场上轻易过掉强队的中后卫,还是85岁高龄做出让总统惊叹的寿司?

或者看看周围的大多数人,他们工作勤奋,也经常看书学习,有的甚至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没有因此成为更优秀的人?更残酷的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几乎永远也无法达到或者接近伟大的水平。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而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

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比如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

在过去,如果你羡慕邻居公司有个一流的销售员,每个月能拿100W的订单;不用担心,你只需要雇佣10个二流销售员就完了——反正质量差距可以用数量差距来弥补。

而现在,如果通过互联网文案来营销,1个一流文案所创造的价值,1000个二流文案都无法弥补。

再比如商业战略,一个顶尖战略专家1天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是一个对战略似是而非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创造的。

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上面的文字来源

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在初中开始学习打篮球,就是把我从一个宅男变成一个运动男孩的转折,从原本的游戏达人变成一个篮球菜鸟,一个身体条件极差的菜鸟,也逐渐打开了人生的另一片天空。到了高中,觉得自己的左手几乎是“残废”,限制了我在篮球上的发展空间,就开始刻意的联系左手,甚至到现在也可以熟练的用左手使用筷子。

大学时,又开始学习足球,又多了一项好玩的技能。和篮球一样,在自身的身体条件的限制下,很快技能成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又开始练习我的左脚,到现在左脚可以自如的长传、盘带、射门,几乎可以做到无差别的使用左右脚。

开始工作后,作为一个程序员,不断的学习各种语言,操作系统,学习各种各样的新鲜的玩意,在上海的创业项目可以做到全栈工程师.

之前的我并不觉得我做这些有什么特别,只是我喜欢,去思考了,我去做了,挑战了不一样的东西,蛮好玩的,今天看到这样一个词刻意练习,仔细思考了一下还真是这样,哈哈,竟然有机会和梅西这样的大神使用同样的方法,蛮得意的。

这样的好东西不敢独享,分享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题图: 互联网人:为什么你工作3年依旧不能月薪过万

涣然冰释 (huàn rán bīng shì)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出自 《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如:团队负责人走到哪里,就仿佛春风拂面,走到哪里,哪里就鸟语花香,带给团队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不做气氛的破坏者。

模版:小明

问:你要做一个“涣然冰释”这样的领导么?


题图:My icon

又是一篇早该写,却拖了很久的文章。

有幸2015年11月去到德国,因公出差,仅就对这次旅程过程中的感悟聊一聊吧。

去之前,还专门下载了几个APP专门准备了一下德语,确实不同的语言从零学起来还是太累了,看到网上说德国人基本都能说一些德语(其实整个欧洲都这样),心里就放宽了,咱英语还行,连蒙带猜大概也能解决吧。

刚落地的一个感受,就对比杜塞尔多夫机场和重庆机场,其实都差不多,重庆机场更宽敞、更大,从整个城市建设的角度,我们国家的硬件设施已经非常强悍了。

从软件上讲,人德国司机脾气也大,但是在整个行进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能做到闪三下再变道,路上变道的也没那么多,没那么频繁。

服务人员基本上都是笑脸相迎的,总比我们国内的服务行业个别店家已服务质量差为荣。

德国的商业街一样有和我们一样的跳楼价、关门价,一跳跳好几年的店,我专门进去看了看,人家还是摆放满整齐的,价钱是真心便宜,基本在20欧以内的鞋啊,衣服啊,我觉得这些就是给穷人使用的商品吧,反正我看着都Low的东西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去到其中一个店,里面的店员年纪有点大,似乎德国的服务业大多数都是年龄大的人,40-50岁左右的年纪,两方的英文都不咋滴,遇到POS出现故障了,都抓瞎,就只能靠指手划脚来交流了,哈哈。

从北京回来重庆的飞机上,要下机的时候,因我的行李在很前面的座位上放着,我打算动身去先看着我的行李,站我前方的两个德国佬死活就是不让路,两只手抓着过道两边的椅背,事后想想也是蛮好玩的,这夫妇二人年龄比我大,身高比我矮,又在俺的国家,在俺生活的城市,都敢如此的强横,一来似乎是占着理了(不得插队),二来我觉得白种人还是对于在亚洲国家有天生的种族优势吧。


以下是听来的,未经证实。
和当地的企业家在交流的时候,大体会有两类说法:一、德国人效率高,在工作时间把该干的事儿基本都干完了,所以不怎么需要加班来解决;二、德国人很懒,到点就下班,没有所谓的超时工作,也不需要,人家的工资高,不用靠加班来维持生计。

无论是那种情况,都指向人德国人不“加班”啊。

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也更倾向第一种做法,上班时间互相掣肘,有得完成工作,只得靠加班这个方法来搞啦,而且事情做完了,自己不爽,他人不爽,这是何苦呢嘛。


题图:来自网络

自从2015年底接管运营事业部起,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是运营”,说实话,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得走一步算一步,毕竟俺在这方面不是专家,也没什么经验,更是一个后来者,正在学习,所以现在有任何人问我,都是一句话去搪塞,3-4月份再说。

看了一些文章、书籍,有如下的描述:拉新、留存、促活跃;针对支付行业又有如下的描述:支付场景的拓展、支付渠道能力的加强、安全口碑的保障。

看完这些和我们现在的运营事业部做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儿,捏不到一起去,而且之前的编制并没有招满,还在招人,给我的感受就是,做的事情并没那么有意思,仍然要扑更多的人去干活。

深入的了解 运营的工作后发现,如同外面所有人的猜测,运营的工作是又脏又累,有意思、好玩的事情都交别人干了,只得苦哈哈的干活,又没什么成就感,自娱自乐,天花板一伸手就够着了。

对于运营这件事我的做法是,深入其中,彻底改变现状,改造整家公司对于运营部的看法和印象,咱不仅仅能干脏活累活更能干有创造力,有更大价值的事儿。

如果把运营的改造分为三个阶段的话:

第一阶段:提高工作效率、熟悉工作内容、熟悉人员,推广运营部品牌,梳理工作流程与制度。

第二阶段:揽更多的工作,调整组织架构;

  1. 增加营销活动方面的工作
  2. 增加用户产品体验、试用方面的工作
  3. 增加用户问题收集转化为产品分析、设计方面的工作
  4. 增加产品培训方面的工作

第三阶段:回到书上所说的那个理想状态

如果二年的时间能达到第三阶段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一年能达到则给自己评个优,发个小红花,更要给个大奖励,yoyoyo


题图:来自网络

能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本就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还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就算是额外的奖励吧。

以下是当时的视频与文字:

“首先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国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遇,让易极付乘着互联网+的大船扬帆起航。

接下来感谢我们的客户,在支付宝、微信的双重挤压的环境下,我们的客户依然坚定的和我们抱在一起,互相扶持,感谢!

最后感谢我们的团队,我们768位优秀的伙伴,感谢每一位同学辛勤的付出,特别感谢我们公司的1号员工熊大起到得带头作用,感谢。”


第一次出席这样的活动难免还是有些紧张滴,同时对比来看,俺比其他的企业家还是定一点,好一点,哈哈哈哈。
遥想四年前,俺就给爹妈夸下海口,以后您就在电视上看到我了,现如今真让我做到了,也是蛮有意思滴。
易极付的小伙伴们努力吧,谁说下一个不是你。


题图:和熊大的合影

题图

拖了好久来写这篇总结与计划。

总结2015

从年初指定的计划来看,易极付的技术、1024Club、个人公众号都做了,越往后效果越差强人意,需要注意。

年初的一波离职潮来的还是比较猛的,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索幸的是,最后还是顶过来了,团队情况比没走之前更好了,优化了结构,也更凝聚了。

整个公司都在通用、通用、通用,发起了三次有关通用的改造项目,多以失败结束,在过程中我们成长了许多,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实事求是也再一次经历事实的检验,不实事求是是不得行滴,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

技术上的改造项目在这一年做的无比艰辛,因为我们决定一切以产品为中心,而产品的同学对于技术改造的态度是不闻不问,这个让人伤心啊。所以被逼无奈,到了年底集中在做技术改造项目,何苦、何苦。

Q4季度我们三个部门共同推进禅道和质量改进,初见成效,希望通过禅道管理过程,通过Jenkins-Sonar管理代码质量,通过CodeReview管理代码逻辑,通过预发布发现上线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业务监控早于客户投诉发现线上系统的问题。这一整套的工具匹配2016年做的绩效管理,让整个易极付在团队管理上一个大台阶,真正从草台班子走向正规化道路。

最后,接管了运营事业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客户,去了解一家公司的运作体系,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易极付,高大上的事情做掉了,脏活累活也要干。关于运营事业部的规划,放到下一段去说明。

成立了数据平台事业部,为易极付下一阶段从数据的维度去理解业务提供了支撑的可能;无论是经营方面的支撑,还是业务设计方面的支撑,拿数据说话。

成立了零一零一科技有限公司,让1024Club的运作商业化起来。

展望2016

技术方面:

  • 走向良性循环,从人员招聘到人员培养的转变;
  • 一切的工作做到有记录,有法可依,更强调制度;
  • 从亲自参与到间接管理的摸索

运营方面:

  • 向着大运营体系的目标努力
  • 4月份前降低30%工作或提高30%的工作效率
  • 找到下一阶段的50%的工作任务
  • 摆脱脏活累活,做点有意思、更有价值的事情

数据方面:

  • 提升整个公司对于数据的认识
  • 推广数据平台事业部的品牌
  • 真正做几个有亮点的数据事件
  • 为大数据做准备

个人方面:

  • 多写点东西,从总结感悟中,锻炼一下文笔
  • 推广个人品牌,做一下个人品牌的运营
  • 体重降到140,摆脱痛风困扰
  • 出国去海岛待几天,就静静的待着不去什么名胜古迹
  • 零一零一科技有限公司运作
  • 可能要装修

题图:来自网络

虽说还没写总结就先来规划有点奇怪,不过没所谓啦。

先来说说技术中心的规划吧:

主旋律是机制

一、制度

  1. 建立起管理制度,如:职级管理、绩效管理
  2. 建立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制度,如:代码规范、风格、质量、自测

二、人员

  1. 培训

    1. 新入职,有工作经验
    2. 现有员工培训,如:质量、DDD、安全
    3. 系分、架构师培养方案,如:Qcon
  2. 晋升考核,考核方法,数据抽取

  3. 特种部队

    1. 特种部队的建制要继续下去
    2. 特种部队的范围更大

三、技术

  1. yiji-boot、ADK

  2. 企业架构、数据架构

  3. 大数据

  4. 征信


新年伊始工作内容增加了些,在原有的技术中心和项目管理部的基础上增加了运营和质量,质量本身有完整的团队。

运营的工作在我之前的知识结构中是没有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两年前我聊天的时候说起,在全公司的范围内我最想要挑战的、最感兴趣的就是运营的工作。

在接手运营之前和之后我都不停反复问自己一句话,“【运营】是什么?”,现在还是没有搞清楚,既然搞不清楚,不如先做点搞清楚的事情吧。

大的目标没有变化,【构建公司的运营体系】。

接管新的部门,先搞好关系吧,搞事先搞人嘛。

第一阶段:

  1. 把运营的同学现有的工作效率提高,用我最熟悉的方法,一切自动化,一切电子化

  2. 以风控和数据为出发点进一步发酵运营的品牌,梳理运营部品牌

  3. 把运营的同学从现有的、乏味的、一成不变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多做点有意思,有乐趣的工作

  4. 把目前运营的每一个岗位的每件事都做一遍,体验一下,充分熟悉运营的所有工作

第二阶段:
实实在在找到运营的发力点,搞清楚到底运营该干点啥。

终极目标:
整个公司的运营体系建设。

德国鸡尾酒


Day 1
兴奋是必须的,因为飞机是当天晚上重庆飞北京,隔天凌晨北京飞杜塞尔多夫,下午睡一觉做好持久准备是必须滴。
在飞往杜塞尔多夫的飞机上我和同事换了座位,最后一排,就是那个飞机失事最容易挂掉的位置,在我座位旁边的是个大概50岁左右的大爷,干了件特别大爷的事儿,我刚走到座位时,他是躺着(霸占三个座位横躺着),这才刚上飞机他就躺下了,考虑到上飞机的时间已经是凌晨3:00了,也就忍了,把他叫醒后他让我到前面随便找个座位去,别影响他睡觉,我就“点点点”了,我反复和他确认“前面真的没人么?”(事后想想自己也确实挺SB的),就在前方找了个座位坐下了,这一切就结束了么,不,不久后我最担心的问题就发生了,一对外国夫妇站到我的身边说,“你是这里的位置么”(英语,自动翻译机),我立刻转身“滚”回那最后的座位,当然,让我没面子,他也别想把占座位睡觉了。

长途旅行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在飞机上一定要找些有趣的事儿干干,我带了一本纸质书和Kindle,纸质书只挺了2个小时吧。

我们的飞机是凌晨3点起飞,德国当地时间凌晨6点到达,但是经历了12个小时,都说要倒时差,我感觉却不明显,只是觉得有点点奇怪,第一天特别特别的长。
此次是和一个大团队一起行动,到杜塞尔多夫机场过海关的时候,那哥们问了我句“你要待几天”,还真是把我问懵了,我之前准备的干什么、去哪里、团队是哪个,完全用不上啊,我就随便答了个5天,看他还有狐疑之意,立马递上大使馆签证证明文件,还好有惊无险。

印象只有一个,好小

紧接着是大巴,身边的人说,这哪里像是德国,根本和我们大重庆差不多嘛

这是第一天入住酒店的外面




到酒店第一件事是—吃早餐

来之前看德国最出名的食物—德国烤肠,但是很咸。
这样的早餐,在德国一吃就是5天。
早餐的水果真心要给个赞,真的超级好吃,特别是水果辣椒和哈密瓜,好久没吃到这样好吃的水果了。
据导游说,德国犹豫历史原因和受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本国是不种庄稼滴,种的水果都是没有农药滴。

从酒店吃完早餐出来,有点冷,于是大着胆子跑去和司机交涉,从箱子里取件衣服出来穿上,之前看攻略的时候说在欧洲即便是非英语国家也基本都是懂一些英语的,我们这个车的司机对英语可能不是太灵光,不过比划比划也还是搞懂了我的意思,而且这个老大哥也挺有活力,挺热情的人,基本是自来熟。

吃完饭也还是早上7点多,直接前往科隆,逛逛克隆大教堂。

我和科隆大教堂



到此一游


钟楼怪人

内部结构

科隆大教堂顶部的风景



从科隆大教堂出来,走入旁边的小巷,有印着中国字的店铺,基本上是为中国游客开的,因为写着大大的【免税店】三个字,似乎这个小店是没有自己的名字,又或者店名就叫免税店。

走在小巷里,道路很干净,路边随意散落的落叶,就像是电影中的感觉,好好啊……

路边停着的车子,以当地国产车为主(ABB),特别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一排排黄色的出租车,都是一水儿的奔驰啊,具体的型号不认识了(在后面的几天尝试体验了一下出租车,起步价:5元,车价26万人民币)。

在一大通的胡拍乱照后,乘大巴返回酒店,其中有一个插曲,在大巴集合的时候看到了两位Police Officer ,最大的印象就是高、壮,目测190cm+,这么大块头站在你面前,基本上他站着就自带威慑力。其中一位对在我们大巴车前方的出租车进行处罚,而且是乘客出钱,Officer随手抽出一个刷卡器……Bbbbbb

中餐在当地一家还不错的中餐馆解决,宝宝不嗨森……

回到酒店稍作休整,晚上去往杜塞尔多夫市算是市中心的地方-国王大街,在攻略里这个地方就是买买买、刷刷刷的地方,兴趣不大,陪着同事转转。

也顺道见识了下,中国人买东西都是以万为单位的。以及为应对国内消费者专设的中国人的销售。

当晚,回到酒店在酒店的酒吧里面吃了点晚饭,用蹩脚的英文与店员交流,还好点了一点吃的东西,并没有出现点了一桌子的汤的情况,哈哈。


Day 2
奥特莱斯购物村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购物区了,大概就是出国必败吧。
出发去购物村的地点在德国边境,荷兰境内,说起荷兰也是一个引发无限遐想的地方呢。


购物村基本上都是二层小楼,并没有高大的建筑,基本上日常能见到的国外品牌这里也有,再有一点点不认识的品牌(当然我也不太懂品牌这个东西),至于奢侈品贵不贵还真是没有概念,也没买什么东西。看着一些不认识的品牌,质感还不错的东西,也比较便宜,比如一个背包,算下来大概200人民币以内,看着就比国内的包好一丢丢。

陪着同事逛了一天,看上一个品牌的鞋子,算下来1400人民币,没舍得买,回国内一看,需要2000+心也凉了。

买了一个很像筱筱的天使瓷娃娃,在一个销售圣诞产品的小店里面。

当天似乎是周二,所以好些店里都在打折,当然人也不多,买了一条阿迪的围巾,算下来只要不到50人民币,国内大概80-90左右吧。

当晚从购物村回来后,又去了杜塞尔多夫的新的中国领事馆,在领事馆晚餐,我们算是领馆接待的第一波客人,因为领事馆负责人也是重庆人。





Day 3
中国银行的活动
一大早驱车前往杜塞尔多夫的洲际酒店,参加中国银行的活动,讲了渝新欧铁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已经打通了关系,我们的企业如何跟上,和欧洲的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合作;话说习大大把客户的大老板搞定了,我们来做具体的实施,看来经营国家和经营一家公司从本质上 都差不多嘛。

偶遇一名躺着骑车的男子。

在活动中有几段德语的演讲(听不懂),还有几段英语的演讲,能听个7788,还能纠正同声传的错误,还听沾沾自喜的。

上午活动的间隙认识了几位一同从重庆来的企业家,和大家聊聊易极付是什么,是做什么的,我们都服务于哪些客户。

下午,就是具体的企业间的对接活动了,老大说他去逛街去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只得硬着头皮上,本来还在心里默念了一段介绍易极付的英文稿子,结果来的三个企业的对接人都是中国人,说中国话,稿子是不用了,说中文那咱还是特别拿手的,反正侃晕对方是必须的。从交流的过程中能出来,欧洲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确实和中国不在一个层次,第三方支付更是听都没听过,要不是支付宝,估计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行业呢,感谢一下阿里巴巴,在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省了不少力气。

指定给我们的大学生翻译同学就比较无聊了,没有什么事情做。

下午活动结束后,又驱车跨越整个德国,前往法兰克福(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在行路的间歇下车解手,体验了一把德国的洗手间,有专人值岗,5毛(欧元)一个人,洗手间内的坐便竟然可以自动套取一次性坐便垫,好酷哦。只可惜没有拍下全过程。

到达法兰克福酒店的时候,司机又出幺蛾子,说超时了,死乞白赖的不走了,非把第一辆车(我们一行两辆大巴车)的人赶下来,还鼓动我们这辆大巴车的司机也不走了,在导游协调近二十分钟后,我们先去往了法兰克福当地最著名的中餐馆就餐,我就觉得纳闷了,大老远从中国出来,吃了好几顿的中餐是几个意思。


Day 4
法兰克福买买买

这一天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行的一天,大早上8:30左右我们几个同事就起来了,先去酒店外面的美茵河,延河走了很久,晒着太阳,慢慢悠悠的晃荡,途中看到好几座铁桥,当然不能和咱重庆的大桥比,因为河特别窄,大概就100米的样子吧。



还看到好多的水鸟在河上嬉戏,鸽子在岸边觅食,这点是我们没有的。

慢慢的晃悠到法兰克福的商业区,接下来又是买买买的节奏,俺买了姐姐委托的电动牙刷,但是后来据说他们家都没有用……也是醉了。

在广场上休息的时候,还遇到了推广退党退团的人,好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能说现在中国就不好,我们和以前比已经好了许多许多,只是在更高标准下,还没有达到罢了。

中午在商业街(Zeil采尔街)尽头的菜市场搞定的,据说德国的菜市场都这样,在商业街里会有一个菜市场,当然菜市场不仅仅卖菜,还有快餐车,就和成龙那个电影里的快餐车一个样,人们在这里休闲、聊天、吃点东西,我还是选择德国著名的热狗了。

又去逛了德国必败的双立人,我们都懂的。

在双立人的店门外,一个广场上,在游行、插标语,没有去看具体是什么,又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晚上……我们又吃了中餐,呃……不想提……


Day 5
早上继续买买买

下午开拔回家

正是这天的早上,听到法国的恐怖爆炸,好吓人。

到机场之前,导游反复给我们说,退税拿现金,别用支付宝;到了机场后,听到别的导游也在这样说,作为一个支付宝的忠实fans,俺偏偏选择了支付宝退税,只排一次队,剩下的时间就去high去了。大概10天后,支付宝用实际行动证明支付宝还是靠谱的。

但是由于我看错了机场的地图指引,本应在出关前shopping的免税店,俺错过了,出关以后的店都鬼的要死,答应筱筱的礼物也木有了……好伤。


题图:德国鸡尾酒

刚才因为一个梦,一个超真实的梦,在一次业务会议中看到一个2014年离职员工,一个在那时候对公司有极大伤害的离职员工,问了问什么情况,是回来挖人的?还是怎么样?

原来是被我们某一用人部门招聘进来了,发了好大一通火,骂到这个人都哭了,细数过去种种确实是不对啊,可是身边的人更多是安慰他,埋怨我。这是什么情况⊙_⊙,是我胸怀不够,还是我们真没底线,今年来纠结的问题也正是如此。

前天的培训老师发现我的那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正是如此,心里的老虎被封印了,效率的下降,心态的转变,对事物的控制力也逐步下降。只是,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改变不了什么,我反问自己我真的快乐吗?现在的李培跃还是李培跃吗?老师帮助我看到了那个真正的我,但是完全不是现在这个人。

反思自己,我的激情是不是也下降了,我的拖延症是不是越来越重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又是从何开始的呢?

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