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刻意练习

不论是为市值千亿的大公司制定战略,还是做出影响大众、让人口口相传的广告文案,还是在欧冠赛场上轻易过掉强队的中后卫,还是85岁高龄做出让总统惊叹的寿司?

或者看看周围的大多数人,他们工作勤奋,也经常看书学习,有的甚至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没有因此成为更优秀的人?更残酷的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几乎永远也无法达到或者接近伟大的水平。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而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

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比如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

在过去,如果你羡慕邻居公司有个一流的销售员,每个月能拿100W的订单;不用担心,你只需要雇佣10个二流销售员就完了——反正质量差距可以用数量差距来弥补。

而现在,如果通过互联网文案来营销,1个一流文案所创造的价值,1000个二流文案都无法弥补。

再比如商业战略,一个顶尖战略专家1天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是一个对战略似是而非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创造的。

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上面的文字来源

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在初中开始学习打篮球,就是把我从一个宅男变成一个运动男孩的转折,从原本的游戏达人变成一个篮球菜鸟,一个身体条件极差的菜鸟,也逐渐打开了人生的另一片天空。到了高中,觉得自己的左手几乎是“残废”,限制了我在篮球上的发展空间,就开始刻意的联系左手,甚至到现在也可以熟练的用左手使用筷子。

大学时,又开始学习足球,又多了一项好玩的技能。和篮球一样,在自身的身体条件的限制下,很快技能成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又开始练习我的左脚,到现在左脚可以自如的长传、盘带、射门,几乎可以做到无差别的使用左右脚。

开始工作后,作为一个程序员,不断的学习各种语言,操作系统,学习各种各样的新鲜的玩意,在上海的创业项目可以做到全栈工程师.

之前的我并不觉得我做这些有什么特别,只是我喜欢,去思考了,我去做了,挑战了不一样的东西,蛮好玩的,今天看到这样一个词刻意练习,仔细思考了一下还真是这样,哈哈,竟然有机会和梅西这样的大神使用同样的方法,蛮得意的。

这样的好东西不敢独享,分享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题图: 互联网人:为什么你工作3年依旧不能月薪过万

坚持原创技术分享,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